大凡懂书的人,总会将书划分为三六九等。其依据不仅在书的作者和内容,还有一些外在的、俗成的观念,在选书时起着重要作用。虽然他们身份不同,品位不同,好恶不同,但思维取向却是大同的。
归结起来,人们最看重的两个外在因素,一是出版社,二是图书品牌。说到出版社,主要是对一个行业中“企业品流”的确认。国家评定优秀出版社和良好出版社,就是一种“品质”的排序;据说一些极富活力的民营书商的联合体,每年也要为出版社划分等级,诸如A类、B类等,以此作为进货的依据。对此,评价机制不同,目的不同,结果也不同。而读者品评出版社,最少“计划性”色彩,行政级别、行业分工等也不是依据;它是市场判定与文化评估的综合产物,它无形地存在于读者心中,又在商业化社会中有形地表现出来。再说图书品牌,它表征着哪些出版社哪类书出得最好,像三联的文化生活类,外研的外语教学读物,商务的工具书等等。当然,由于专业的细分,以及阅读目的与层次的差异,品牌的界定会很复杂,像工具书类,进一步的评价又有:现代汉语在商务,古代汉语却在中华书局;权威的英语工具书在牛津,更商业化、多样化和实用的词典,还有柯林斯、钱伯斯、兰登、韦伯斯特等。但是,万变不离其宗,读书人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,为出版社及其图书品牌进行类分和定位,这也是他们“文化修养”的一部分。
说到这里,我们这些操持书业的人该有些压力了。近年来,市场为我们带来生机,同时也带来不少观念的冲突。它们有些是技术性的,像厚积薄发与急功近利的对峙,可持续发展与市场投机的交错,老辈的文化理性与新生代“规模冲动”的并存等。对此,商场上讲求“胜者为王”,市场份额与回报决定对错;但是作为“内容产业”,尤其是图书的“双重性”特征,却不断地搓磨出版人的柔性。一面是“文化使命”,另一面是“商业目的”,有时出版社在不经意间,就会跌入某种尴尬的境地。在我们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“两手都要硬”的时候,我看到一位美国编辑人说,他们也很重视这两者的关系,试图找到它们的“结合”方式,乃至研究“如何协调其内在的张力”。他还率直地将书喻为香肠,“也许你喜欢它的内容,但最好不要看它的制作过程”。因为他不愿把出版人锱铢必较、商气十足的一面暴露给读者。我们毕竟是“做文化”的人。
总之,我们需要重视企业形象。尤其是“先进文化”的定位,确实需要一点高超的手段来完成,更需要给读者一个真诚的交待。